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人大 > 正文
桐乡市大麻镇人大:发展特色水产养殖 走好乡村“致富路”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4-08-28
桐乡市大麻镇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有着悠久的水产养殖历史。近年来,大麻镇人大聚焦特色水产养殖,积极发挥代表力量,助力产业共富。当下“中华鳖”“跑道鱼”成为大麻镇共富路上的金名片,在推动农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问题导向 开启生态养殖新篇章
“水产养殖园区内部分养殖户存在养殖污水直排现象,影响河道水质。”“建议发挥水产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养殖户进行生态养殖。”……
在评议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座谈会上,镇人大代表、农业主体、养殖户和村民代表等围坐在一起,围绕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近年来,大麻镇人大坚持正确履行监督职能,严格落实镇党委对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部署,特别是水环境保护,充分运用调研视察、审议报告、专题询问等多种方式,开展精准监督。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大麻镇人大实地走访水产养殖园区,积极对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镇人大的监督推动下,水产养殖开启了从粗放到生态养殖的转变。
养殖池塘水体实施尾水净化处理,同时设置尾水净化处理池,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水体富营养和污染问题;推广中华鳖“阳光棚+外塘”生态养殖模式,取消产生污染的温室养殖阶段,养殖能耗大幅下降;尝试“跑道养鱼”养殖模式,改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为动态循环流水的“生态式圈养”,鱼类存活率提高30%以上,产量是传统池塘养殖单产的3-4倍,走出了“治水美景、兴水富民”的生态共富路径。
科技赋能 打响水产养殖金招牌
经历多年发展,大麻镇水产养殖已经颇具规模,但因为养殖品种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养殖户收益难以保证,亟需找到一条发展的新路子。为改善这一状况,大麻镇人大组织村委会、农业部门进行研究,共同寻找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途径,提出了“优化水产养殖品种,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品牌品质、提高养殖效益”的意见建议,
镇人大迅速将代表建议梳理交办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利用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平台优势,积极探索“专家智库+人大监督”模式,上接农业企业、科研院校,下连普通养殖户,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引进新技术,选育推广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跑道养殖”新模式,对中华鳖苗种基地和跑道鱼养殖基地率先开展数字化改造,实现基地投料、增氧、水质监测等自动化、智能化管理,通过移动设备远程操纵,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养殖管理。
“借助数字化技术,打破传统养殖方式,投入的精力变少了,养殖的产量却提高了,就连村里的水质都变好了。”海北圩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兴地介绍道。
推进共富 跑出集体增收加速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优良品种后,如何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建议实施抱团致富新模式,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扩大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技术人才转型,引导农创客服务本乡本土。”大麻镇人大找准代表履职小切口,深入调研水产养殖行业,走访多个养殖户,详细了解水产养殖产业现状与问题。并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将人大代表对调研走访中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充分吸纳各级代表的“共富金点子”。
目前,水产专业合作社区域品牌价值不断做大做强,大麻佳明水产农场入选浙江省首批50家省级共富家庭农场典型名单,“海北圩牌”获得浙江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金奖等荣誉。通过带动合作社社员和周边养殖户抱团参与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持续拓展优质水产品销路和市场知名度。设立“共富鱼塘”,每年为园区低收入农户提供免费鱼苗、饲料和养殖技术指导等服务,实行与农户共管、共养和统一销售,最后将利润平均分配到农户手中。通过“跑道养鱼”模式,每年鲈鱼产量达10万斤以上,带动园区年产值提升200多万元,带动120多名群众平均年增收3.6万元。
大麻镇人大在代表建议面商过程中,代表从中作为纽带,在群众和政府部门间搭起了交流对话平台,切实助推解决了一批有关场地支持、项目扶持、培训赋能等方面的困难诉求,助力推开水产养殖产业的共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