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人大  >  正文

海宁市人大:助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跃升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4-06-14

  

  “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后期运营与维护?”“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景区村庄风貌管控?”……日前,海宁市人大常委会一场以美丽经济培育发展为主题的专题询问会开进了袁花镇长啸村,聚焦问题短板和基层需求,人大代表现场询问,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给予回应。

  美丽经济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有之义。为助力推进全市美丽经济培育发展工作,今年,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把美丽经济培育发展列入年度监督议题,立足人大职能定位,凝聚镇街人大合力,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以人大之力助推美丽乡村加速迈向美丽经济。

  沉浸式深入调研 摸清美丽经济“家底”

  美丽经济一般指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景区村庄建设、地域文化挖掘为依托,有效整合农文旅资源,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新型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跃升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4月以来,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海英带领农工委通过座谈交流、蹲点调研、外出考察、开展“民情直通车”专车、分析民情数据库等方式,全面调研了解掌握我市美丽经济培育发展情况。一个多月内,市、镇街道人大共开展各类活动52次,收集意见建议305条次。

  “希望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协会、整合资源,加强对沿江民宿旅游的品牌宣传”“建议结合乡村特色资源,积极承接好盐官度假区的‘溢出效应’”……3月28日下午,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民情直通车”美丽经济培育发展专车开进了周王庙镇荆山村,21位人大代表和选民群众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培育发展乡村旅游等提出意见建议。

  与此同时,“民情直通车”专场活动也在全市各镇、街道同步开展,助力解锁美丽经济“致富密码”。在长安镇,城东村葡萄种植、天明村花卉产业、东升村桑苗培育、兴城村千亩方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经济业态生机勃勃。围绕如何让乡村美起来,经济兴起来?长安镇人大把“民情直通车”开进了葡萄大棚、电商基地、专业合作社、主题公园和乡间民宿,5场活动累计参加代表31人次,选民群众100余人,收到意见建议72件。

  “在新形势下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要转变发展理念,从注重社会效益向经济社会效益并重转变,从注重文化传承向传承和文旅融合并重转变,从打造优美环境向环境建设与强村富民并重转变……”4月11日下午,海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敏忠带队到周王庙镇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围绕农产品品牌建设、乡村职业经理人发展、民宿经营、盐官景区溢出效益承接等方面,听取代表意见建议。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美丽经济培育发展现状,3月以来,海宁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也先后赴黄湾镇尖山村、丁桥镇梁家墩、长安镇兴城村等地,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蹲点调研。“海宁培育发展美丽经济,有基础有政策有载体有成效。”调研组认为,近年来,全市持续加强美丽乡村系列创建,积极探索推进一二三产、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取得初步成效。

  多渠道倾听民意 找准美丽经济“堵点”

  虽然海宁美丽经济培育发展工作已取得一系列成效,但对照市委提出的“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跃升”的工作要求和基层代表群众推进“强村富民”的现实期盼,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海英专题约见代表,向代表通报全市美丽经济培育发展情况,并集中征求意见建议。“海宁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但前期规划不足,引流方面与其他先进县市存在差距”人大代表郭利忠建议,要针对有明显发展优势、基础配套设施较好的区域优先推动发展,研究制定扶持政策。人大代表吴一明认为,发展美丽经济要抓住亮点特色,才能有经济效益。会上,来自基层的 17位人大代表结合自身实际和前期调研,提出了要加强统筹谋划,各部门合力推进;微提升精改造,资金投入有重点;注重引人育人留人,转变经营发展模式;立足自身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精品亮点等意见建议。

  “建议咬定目标,持续发力,因地制宜发展好乡村农文旅产业,在美丽经济培育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议以经营的理念拓宽受众面,做大做实做强研学经济”5月17日上午,海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美丽经济培育发展情况。代表们先后走进许村镇科同村、周王庙镇云龙村和胡斗村,了解三个村立足自身特色,整合现有资源,打造农文旅品牌,发展美丽经济,实现“强村富民”上新台阶的有益探索。

  既要看到成效,也要正视问题,更要准确找到发力点。5月21日下午,海宁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专题询问会,聚焦全市美丽经济培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群众的期盼,组织代表、部门面对面共议发展良策。询问会上,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培育专业运营团队、优化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市政府副市长陈华及农业农村局、文旅体局等9个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逐一作答。现场,还对部门答复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满意度均在91%以上。

  陈华表示,代表提的问题非常精准,美丽经济培育发展要加强系统谋划,上下联动一起抓好工作。在工作举措上,一方面是推进资源要素整合,打响海宁美丽经济发展品牌;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创新乡村经营模式;同时还要优化机制使工作更加顺畅,对代表们提出的具体问题研究落实具体措施。

  “结合基层调研和代表意见建议,剖析我市美丽经济培育发展实际,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作统筹还不够有力、产业融合还不够深入、发展基础还不够扎实、管理服务还不够到位等方面,这些都是下一步需要发力破局的方面。”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方位凝聚合力 助推美丽经济跃升

  培育发展美丽经济是一条通过美乡村、育产业、富农民,阔步迈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将良好的村庄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发展优势,始终是关键。

  5月29日召开的海宁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美丽经济培育发展情况的报告。近年来,海宁在美丽经济培育发展方面,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庄有颜值;注重美丽经济运营,让村庄有产值;优化美丽资源配置,让村庄有价值。报告还提出了当前美丽经济培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认为,培育发展美丽经济要强化系统谋划和工作统筹,注重内涵提升和品牌打造,提升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政策措施和发展环境。建议下一步,要继续畅通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的通道,解决存在的“卡脖子”问题,如专业团队的引进、乡村业态的创新、盈利机制的建立等,同时还要强化美丽经济培育的组织保障、要素保障、人才保障。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列席代表座谈会。沈国强代表说,培育发展美丽经济要避免过度比拼,多听取老百姓意愿和需求。孙德英代表建议,要发挥好现有资源优势,结合文旅和研学,打通乡村旅游与市区旅游资源。褚文华代表建议,要探索建立合作共富新模式,比如村企合作共富、村社合作共富、山海结对协作共富等。

  海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敏忠在最后讲话中指出,要打通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的认识路径,深刻认识到不转化就不可持续,要转化就要痛下决心,抓转化必须攻坚克难;打通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的实践路径,做到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机制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流量常态化;打通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的保障路径,强化统筹协调、规划引领、要素保障、政策扶持、考核激励、人才培养。

  


来源: 作者: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许涛 龚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