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代表之窗 > 代表风采  >  正文

杨娟萍:为了崇福那群人,为了东安那湾水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4-07-16

  

  杨娟萍,崇福镇东安村的一名基层河长,东安村村委会副主任,桐乡市十七届人大代表。为了村里那群人,她时刻谨记,“眼睛要亮一点,耳朵要长一点,腿要跑得快一点,脑子要灵活一点”;为了村里那湾水,近十年的时光里,她的脑海里不断更新勾勒出一张张崇福东安村水系图。

  筑生态屏障寻回那湾碧水清流

  80后杨娟萍是地地道道的东安人,回忆幼年的时光,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门前的那条河,一到夏天,小伙伴就去游泳,好多人是扛了个门栓就去了,下雨天,放学回来书包一扔,和小伙伴渠道沟两头一堵就舀水抓鱼摸虾。

  2015年,崇福招聘网一则信息吸引了杨娟萍的目光,东安村里要招一位女村干部。经过考试,杨娟萍就顺利地成了一名女村官。她被安排分管她一直留有美好记忆的河道,即分管“五水共治”和四位一体。虽然那时候还没有“河长”一词,杨娟萍由此开启了她的治河生涯。

  面对河道底子不清、情况不明的现状,杨娟萍拿着一张地图,一条河一条河地实地察看,她把村里16条河道摸了个透,自此成了东安村水系的一张活地图。

  在全域剿灭劣V类水开展后,东安村在全村仅有16条河道情况下,检测出劣V类河道13条。

  顶着全镇最多劣V类的压力下,杨娟萍双管齐下,在河道内安装微循环和喷泉等设施,助推水循环;还在河道内种植水生植物,增加其自身净化功能。她明白,要想治本,还要牢牢抓住生活污水改造工程。两年时间,杨娟萍将全村生活污水和企业污水均接入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零直排。

  2016年,我市推行“河长制”,杨娟萍统筹村里治水工作的同时,担任夏士浜和泗浜头两条河的河长。2020年,又成了最偏远的两条河——小曲圩浜和西浜的河长。

  “治水、治水,不仅仅是治,更重要的是守护”。常态化巡河在杨娟萍看来是河长制工作能发挥长效的重点。村里的老百姓目睹着河道环境一天天的改变,也纷纷投入到治水的行动中来,组建了“小鱼治水”学生小分队和“花样东安”河道巡查队。

  建共富擂台五村抱团增收致富

  “这些大棚虽然还没建,但已有很多创客申请入驻。”杨娟萍笑着说,依靠着崇福农创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共富大棚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2022年,东安、上市、芝村等崇福西片5个村成立共同富裕联合体建设“共富大棚”。东安未来如何走出一条农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路径,杨娟萍常常拉着大棚里的农创客一起商量,打算从小细节入手,以争取到更大的资源要素支持。

  同年,杨娟萍提出《关于加强扶持农业共富大棚发展的建议》。“政策有激励,更好的项目才能纷至沓来;路子广了,农创园就成了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天地。”在杨娟萍看来,建议就是用来为农民、为百姓说话的。在桐乡市农业农村局的答复下,杨娟萍与东安村两委班子算好了眼前和长远的账,看准农创园对村庄转型带来的好处,舍得投入资金,搞好土地流转,为农创园的扩展建设打下了基础,不断引得优质创客项目前来。

  2022年,东安村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0万余元,先后带动低收入农户47户,每户每年获得入股土地保底1000元流转金和1500元股金分红。2024年,东安村坚持以蝴蝶兰为主打产品,推动高端花卉产业年产值突破亿元、亩均租金超8000元,成为嘉兴唯一的省级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

  增民生福祉护好一方百姓安康

  “民主不是装饰品,写建议不是目的。”杨娟萍从村委会工作人员、河长到人大代表,为基层百姓发声、为民做事的初心从未变,所有角色在杨娟萍身上高度契合,她依旧十年如一日地走在村道上、走在河道旁。

  自来到东安村工作以来,杨娟萍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在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突破。在成为人大代表后,杨娟萍更是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脚下这片土地,用自己的贴心服务满足百姓的需求,用责任心拉近与百姓的感情,以“常敲特殊群体门、常叩重点人群门、常访困难群众户”作为自己“零距离”联系百姓的标准。

  2023年,杨娟萍在日常民生实事代办工作中发现,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目前桐乡民间存在“两头开门”的特殊婚姻状况,对新组建家庭办理低保和低保户造成困难,不少困难家庭因为这类情况无法被纳入申请人员名单内。杨娟萍立即收集具体情况、梳理个别案例后提出《关于低保、低边户特殊情况特殊办理》的建议。

  几个月后,桐乡市民政局给出具体答复,关于家庭成员组成,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在入户调查时根据事实情况予以确认,将该人员纳入需要申请户的申请人员名单,进行低保低收入家庭申请。

  履职尽责、传递民声,杨娟萍深知人大代表这个身份的责任所在,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来源: 作者:桐乡市崇福镇人大 沈瑜斐